【吴灿新】《易经》中的政治伦理智慧(上)
新闻作者:admin 新闻时间:2019-10-29 21:36:44 阅读:次
作者:吴灿新(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)
来源:《中原文化研究》,2019年05期
摘要:《易经》中的政治伦理智慧是建立在“天人合一”的理论根基之上的。民本主义精神是《易经》中政治伦理智慧的核心。其落实到行动上,则是要处理好君民政治伦理关系,而这不仅要君民同心,保民养民,更要通过教化感化民心。《易经》中还充满着政治伦理智慧之艺术,其中最突出的是其辩证的“中庸之道”,即君子做事不仅要把握好“度”,既不可锋芒太露,又不可怯懦退缩,而且要遵循规律,审时度势,潜心修德,待时机成熟时大展拳脚。治国安邦必须实行德治之道,而德治的关键是君子必须有德,《易经》因此特别强调政治道德与政治伦理智慧的自觉修炼。
《易经》也称《周易》或《易》,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。《周易·系辞上》中孔子说:“易与天地准,故能弥纶天地之道。”它广大精微,纲纪群伦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,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,被奉为儒家经典,并尊为群经之首。其内容涉及哲学、政治、生活、文学、艺术、科学等诸多领域,其中,最突出的是政治伦理智慧。
一、政治伦理智慧在《易经》中的地位
《易经》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奇书,其所创造的政治伦理智慧,可以说是在这部奇书中占有着主体的地位。
首先,从《易经》形成的历史来看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曰:“《易》道深矣,人更三圣,世历三古。”《周易乾凿度》也云:“垂皇策者羲,益卦德者文,成名者孔也。”据传,上古时代,伏羲画八卦,有卦画,无文字,史称先天卦。中古时代,周文王被纣囚禁于羑里而演《周易》,演八卦为六十四卦,并作卦辞(后经周公整理并作爻辞)。下古时代,孔子喜《易》,感叹礼崩乐坏,故撰写《易传》十篇。至此,《易经》终于形成。由此可见,在《周易》之前——从《羲经》起,经夏《连山易》至商《归藏易》(《周礼·大卜》曰:“大卜掌三易之法,一曰《连山》,二曰《归藏》,三曰《周易》。”[1]199),《易经》只是一部占卜书;到姬昌体察天道人伦阴阳消息之理,推演《周易》(文王作卦辞、周公作爻辞),《易经》就具有双重性质:一为卜筮,二是义理。至孔子,撰写《易传》十篇,以“克己复礼”,从而进一步把《易经》政治化、伦理化、哲理化。从此,《易经》不仅仅是一部占卜书,也不仅仅是一部“百科全书”,而更主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一部哲学书,一部伦理学书。“《周易》作为一部先秦经典,它具有多方面的价值,最主要的是它的哲学思想价值……把变易的思想、阴阳的思想用于社会伦理等方面,因而也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。”[1]202-203而中国古代哲学的主体就是伦理学,而且还是政治伦理学。
其次,从《易经》创作者的身份与创作目的来看。从伏羲始,经周文王、周公,到孔子等创作者,他们都是政治家或政治思想家。其中,周公和孔子不仅是政治家,也是政治思想家(其中最突出最主要的是他们的政治伦理思想)。周公旦在总结夏商两代兴衰的经验教训基础上,提出了他的“德治”政治伦理思想体系,这一体系由“以德配天”“敬德保民”“明德慎罚”和“制礼作乐”思想组成[2],它是儒家“德治”政治伦理思想的思想理论基石。孔子直接继承、丰富和发展了周公以“敬德保民”为核心的“德治”政治伦理思想,基本形成了儒家“仁孝”为核心的“德治”政治伦理思想体系,为古代中国德主刑辅的治国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。周公与孔子这些政治伦理智慧,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在《易经》之中。同时,无论是伏羲,还是炎帝、黄帝、尧帝、舜帝、禹帝,或夏商周,以至孔子,其创作《易经》与运用《易经》的目的,都是为了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。
最后,从古代中国国情来看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,《易经》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,其精神特质无疑是由古代中国国情所决定的。在古代中国处于封闭状态的大陆性地域中,逐渐生成了以农耕为主体的自然经济,形成了严密的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制度,这种特定的国情,必然造就出古代中国注重人伦的伦理中心主义的“德性文化”。因为,在社会经济基础方面,古代中国是典型的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自给自足性小农经济,其无论是生存还是发展,都与其家庭(族)中的人伦关系是否和睦相处息息相关。因而重视人伦关系和谐的伦理道德,就成为了古代中国文化的内在特质。而在社会政治制度方面,古代中国以宗法制度为根基,实行家国一体化,创建了以宗族伦理为本位,以官僚制度为骨架,以君权至上为核心的专制主义政治架构。这种政治制度必定重视君臣等级秩序,推行“德治”政治,实行德主刑辅的治国模式。从而,一方面使得宗族伦理政治化;另一方面,则使国家政治伦理化,这就必然导致了中国德性文化的发展倾向于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的政治伦理,这也就是《易经》所创造的政治伦理智慧在其中能够占据着主体地位的社会缘由[3]31-41。
二、《易经》中政治伦理智慧的理论根基
《易经》中的政治伦理智慧是建立在“天人合一”的理论根基之上的。
“天人合一”思想观念之渊源,甚至可以追溯到神话传说时代。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中,天地之间有条通道(高山或神木)以供人神上下交通。据《淮南子·地形训》说:昆仑山是“上通于天”的神山,建木则是“天地之中”的神木,以供“众帝所自上下”交通“天地”。
到夏朝时,开始萌发天命观。舜禅位于禹,禹则传位其子启,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。为了使这种家族传承的世袭制度“名正言顺”,夏王朝提出了“天命”观,宣扬王权乃来自天命,论证其合法性。《尚书·召诰》曰:“有夏服天命。”商朝取代了夏朝后,一方面继承发展了夏朝的“天命”观,把天命思想与宗教迷信紧密结合起来。《小戴礼·表记篇》说:“殷人尊神,率民以事神,先鬼而后礼。”商王自称是上帝的儿子,即“下帝”也称天子。另一方面,商朝注意到了人事的重要性。《尚书·盘庚上》曰:“汝不和吉言,于百姓,惟汝自生毒,乃败、祸奸宄,以自灾于厥身。乃既先恶,于民,乃奉其恫,汝悔身何及。”[1]131把“天”与“人”“德”联系起来。到了周朝,“天人合一”的思想观念开始明晰起来。《易经》通过对天地自然的考察,感悟人伦,形成浑融一体的“天人合一”的思想观念。周公在总结夏商两代兴衰更替的经验教训基础上认识到,政治的根基是政权的合法性;而这种合法性的根本就是“天命”。周伐殷,是“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”。周代商,也是“天命”之故。《尚书·多士》曰:“非我小国敢弋殷命,惟天不畀允罔固乱,弼我。”[1]161但天命不会永远不变,“惟命不于常,汝念哉!”那么,一个王朝是否得天之命,是否永远得天之命,靠什么?周公明确指出:“皇天无亲,唯德是辅。”[1]161到春秋战国时代,“天人合一”的思想观念基本形成。儒家创始人孔子继承了周代的“天人合一”思想,清晰地从三个不同角度谈“天人合一”:其一,《论语·阳货》载:“天何言哉,四时行焉,百物生焉。天何言哉。”[4]215自然之“天”养育万物生长,何其伟大,人应效法于天,爱护一切生命。其二,《论语·泰伯》说:“唯天为大,唯尧则之。”[4]89道德之“天”是人伦的根本依据,人道必须合乎天道。其三,《论语·八佾》载:“获罪于天,无所祷也。”[4]24主宰之“天”决定人的生死祸福,人必须顺应天意,否则必定受到天的惩罚。古代中国这种由来已久的“天人合一”哲学理念,充分地反映在《易经》之中。《易经》的首卦是乾卦,其次是坤卦,这是《易经》中最重要的两卦。可说乾坤两卦是其后诸卦的统领,或说其为六十四卦的核心,其后诸卦则是围绕着乾坤两卦而展开的。
我们先从乾卦来看。乾卦的卦辞是元亨利贞,这是乾卦四德,即“天德”(儒家引申为仁义礼智四德,即“人德”),也是最重要的君德。申明人德来自于天德,天德是人德的根源。其《彖》曰:“大哉乾元,万物资始,乃统天。云行雨施,品物流形;大明终始,六位时成,时乘六龙以御天。乾道变化,各正性命,保合大和,乃利贞。首出庶物,万国咸宁。”[1]204大意是:伟大呵,乾元!万物因此才有开始,乾元由此主导整个自然界。云气流行,雨水布施,众物周流而各自成形;太阳的光明终而复始地出现,六个爻的位置按时序形成,然后按时乘着这六条龙驾御天道。乾道的变化,(使万物)各自正定其本性与命运,万物留存聚合并处于最和谐状态,达到了适宜和贞固。乾卦为首,创生出万物,普世皆得安宁。其《象》则曰:“天行健;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[1]204《文言》亦云:“夫‘大人’者,与天地合其德,与日月合其明,与四时合其序,与鬼神合其吉凶,先天而天弗违,后天而奉天时。”[1]206这种“天人合一”是君子一生追求的最高理想。
我们再看坤卦。坤卦的卦辞是元亨,利牝马之贞,这是坤卦四德,即“地德”,也是最重要的臣德。与乾卦不同,坤卦不是普遍的利贞,而是“利牝马之贞”,牝马是母马,柔顺健行执于正定。亦即大地顺着天的法则健行而养育万物。其《彖》曰:“至哉坤元,万物资生,乃顺承天。坤厚载物,德合无疆。含弘光大,品物咸亨。牝马地类,行地无疆,柔顺利贞。”[1]206。大意是:至广啊坤元,万物依靠它而生,故顺承天道。坤以其厚重承载万物,德能无边无涯,能包含宽厚而泛博,各类物种全得通顺畅达。牝马属于大地的生物,驰行大地没有疆界,柔顺而宜于守正。故其《象》曰:“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”[1]206
乾坤之后的六十二卦之中,这种“天人合一”的思想也比比皆是。如《泰卦·象传》曰:“天地交泰,后以财成天地之道,辅相天地之宜,以左右民。”[1]215认为遵循自然规律,顺应天地万物和谐发展之道,民众才能得以保佑。《贲卦·彖传》曰:“刚、柔交错,天文也;文明以止,人文也。观乎天文以察时变;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。”[1]224《颐卦·彖传》曰:“天地养万物。圣人养贤以及万民。”[1]228《革卦·彖传》曰:“天地革而四时成,汤武革命,顺乎天而应乎人。”[1]247《周易·系辞上传》曰:“与天地相似,故不违;知周乎万物,而道济天下,故不过。旁行而不流,乐天知命,故不扰。安土敦乎仁,故能爱。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,曲成万物而不遗。”[1]261-262强调了天人之间相通同一的关系。
三、《易经》中政治伦理智慧的核心
“天人合一”的根本,就是“治国、平天下”。而“治国、平天下”的根本,就是正确处理好君民之政治伦理关系。而古代中国正确处理好君民政治伦理关系的根本精神,就是民本主义。而这正是《易经》中政治伦理智慧的核心。
古代中国,以农耕为主体的自然经济,农民是社会生产力的主力军,是一个国家兴衰存亡的根本性社会基础。民存则国存,民安则国安,民福则国强。因此,自古以来,统治者们都非常重视“民生”问题,形成了中国历史悠久的“民本主义”传统。
从中国最古老的历史文献《尚书》中,我们可以发现至少从尧舜禹三帝始,我国的上古社会就已经存在着朴素的民本主义传统,尧舜禹等都隐约意识到民为国本,应当实行德政。《尚书·尧典》赞美尧帝的德政功绩道:“克明俊德,以亲九族。九族既睦,平章百姓。百姓昭明,协和万邦。黎民于变时雍。”[1]113舜帝刚继位时最重视的一件事,就是“食哉惟时,柔远能迩,惇德允元,而难任人,蛮夷率服”[4]25。要依时生产民食,爱抚臣民。禹任摄政后就提出:“德惟善政,政在养民。”[1]186到了周朝,民本主义已经初步成型。周朝明确意识到:“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。”[1]187周公指出:“皇天无亲,惟德是辅。民心无常,惟惠之怀。”[1]194皇天无亲无疏,只辅助有德的人;民心没有常主,只是怀念仁爱之主。敬德必须落实在保民之上。敬德要下顺民意,上顺天意,顺应民心天意方能社稷永固。为此,他大力推行“敬德保民”的德政之道。孔子大力弘扬周公的“德政”思想,并进一步上升到以德治国之道。在孔子看来,天命,往往表现为“天道”。这个“天道”也是“人道”,“夫子之言性与天道,不可得而闻也”[4]45。它既是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,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;还是治国理政的根本原则。“人道”被认知把握,就成为“德”;也就上承天道,下顺人道;这种天道与人道,就是“先王之道”。“礼之用,和为贵。先王之道,斯为美。”[4]7因此,治理国家,必须遵循“先王之道”,也就是实行“德治”,施行“仁政”。“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。”[4]9孔子以北极星与众星的关系来比喻施行德政的统治者与民众的关系,只要统治者施行德政,民众就会顺从其统治。
古代中国这种民本主义人文传统,使《易经》中民本主义的政治伦理智慧十分丰富。
其一,《易经》强调,君民同心是首要的政治伦理智慧。而要君民同心,最重要的是君王要谦和近民。《屯卦·象传》曰:“虽磐桓,志行正也。以贵下贱,大得民也。”[1]208《屯卦》象征初生。这里表示天地初创,国家始建,正人君子应将全部才智投入到事业中去。虽然徘徊不前,但志向和行为纯正。只要能下定决心,深入基层,仍然会大得民心的。谦和近民,必然形成沟通上下交感。《泰卦·彖传》曰:“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;上下交而其志同也”[1]215《否卦·彖传》则曰:“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;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。”[1]216
其二,君主要保民养民,使百姓得食安居。《颐卦·彖传》曰:“天地养万物,圣人养贤以及万民。”[1]228《井卦·象传》曰:“木上有水,井。君子以劳民劝相。”[1]246君子仿效井德,化育万民。井可以出水,水可以灌溉,而人民需要勤劳,互相劝勉。只要行上者懂得恤民之道,济民以水,养民以惠,则民虽劳而无怨,水以养民,生乃不穷,井以养民,其利在下,乃国之本。国以民为本,民以食为天。民得食,则生之本立;国有民,则邦之本固。所以井道善则家国天下尽矣。《剥卦·象传》曰:“山附于地,剥。上以厚下安宅。”[1]246剥卦上卦为艮为山,下卦为坤为地,山在地上,风雨剥蚀,这是剥卦的卦象。居于上位的君主观剥之象,用于国家管理,应该采取措施,“厚下安宅”。只有使人民生活安宁,国家政权才能巩固,如果人民的生计发生了问题,国家政权也将如同“山附于地”一样随之而崩溃。
其三,君主不仅要保民养民,还必须教民。《临卦·象传》曰:“泽上有地,临。君子以教思无穷,容保民无疆。”[1]222临卦下卦为兑为泽,上卦为坤为地,堤岸高出大泽,河泽容于大地,这是临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君临天下,教化万民,覃恩极虑,保容万民,德业无疆。《观卦·彖传》曰:“圣人以神道设教,而天下服矣。”[1]222圣人用神道来设立教化,天下万民皆顺服。从卦爻结构看,观卦是阴长而阳消之卦,然而九五仍居于至尊之位,因而应尤其重视树立自己的形象,站在“神道设教”的高度履行政治教化的职能。所谓“神道”既指蕴含在宗教祭神仪式中的人文精神,也指天道运行至为神妙的自然规律。当君主以虔诚肃敬之心主持盥礼,并且以这种心态严格遵循四时循环不出差错的自然规律,设为政教,化民成俗,这就是“神道设教”,可以得到天下人的信服。
其四,君主不仅要通过教化来感化人心,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己以身作则的道德行为来感化民心。《咸卦·彖传》曰:“天地感而万物化生;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。”[1]231咸卦上卦为兑,兑为泽,为阴;下卦为艮,艮为山,为阳。上兑下艮是为山中有泽,山气水息,互相感应;上阴下阳,阴阳交会,万物亨通。用以喻君民感悦,则国安;君臣感悦,则国兴。天地以阴阳二气相感应,而万物化生。圣人以其德行感动人心,因而天下和平。当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:“如杀无道以就有道,何如?”孔子对曰:“子为政,焉用杀?子欲善而民善矣。君子之德风,人小之德草,草上之风必偃。”[4]140孔子认为治理国政,关键是统治者是否实行“德治”,是否以身作则,因为统治者只要想行善,老百姓也就会跟着行善。统治者的德行好比风,民众的德行好比草,草遇上风必定倒伏。《恒卦·彖传》曰:“日月得天而能久照,四时变化而能久成,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。”[1]232日月得天才能长久地照耀,四季交替变化才能长久地运行,圣人能长久地恒守其道以身作则,天下之德风美俗才能化育而成。
(转自:儒家网,侵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