潜能开发与儿童读经
新闻作者:admin 新闻时间:2015-08-15 05:15:33 阅读:次
王财贵
关于社会文化教养,必须从一个人的生命内涵、也就是从一个人的智慧探讨起。从国中开始,一直到高中、甚至大学,我们都学过国文,不管是文言文亦或是白话文,能被选录到教科书里的文章,应该都是我们可以效法的典范,文章旁边通常都会有一段作者介绍,我们会发现这些作者都是3岁至5岁开始读书,10岁可以作文章,11岁或12岁时就已经名满天下。曾国藩有篇文章“圣哲画像记”,教导他的子孙如何读书,文章中提到他自认读过的书不算少,但后来当了官,到京城皇宫的图书馆,才发现自己曾经念过的书在这里真是小巫见大巫。他也纳闷:人的一生中如何能读如此多的书籍呢?所以他写了这篇文章,想要教导后代子孙如何选择书籍来阅读。他自谦开始念书的时间很晚,看了他的经历才发现,他是从5岁的时候开始念书,8、9岁时已读通五经与朱子,13岁将中国着名的经史子籍读完,当时曾国藩认为5岁开始念书已经太迟。胡适在40岁时写了一篇“四十自述”,提到在4岁之前,他读他父亲自己作的文章,4岁后开始念古书,6岁开始上私塾。我们都知道古时的书是没有白话文的,但他却在4岁时就已开始念古书。何谓古书?指的即是四书五经。其实4岁时所说的读,只是背诵,一直到上私塾,老师才会教他们读,认识书里的意义。胡适也提到9岁时他会偷偷地看古典小说,因为当时没有漫画,也没有电动玩具,所以三国演义、七侠五义、老残游记和儒林外史就成为当时小孩的娱乐。念过这些书的人都知道它们是没有标点符号,也没有白话文解释,但当时的孩子却可以轻易地把这些书当作打发时间的休闲排遣,这是今天的大学生可能也做不到的,胡适在9至10岁间将中国古典小说全部念完,奠定了以后作文章的基础,而在13岁前也将中国书籍都念完了。
一个人在13岁时心理与生理会起很大的变化,会开始觉醒“自己”这个人,换句话说,一个人要在13岁前打好人生的基础,13岁以后其实就是要发挥人生的时候。但现代人打基础,则打到20几岁,有的打了一辈子也不见成效。上天在创造我们时,早已将我们的路安排好,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,,该预备什么内涵,违背了这个时机,那教育就是浪费资源,甚至还会有后遗症产生。如果教育能顺着人类发展的阶段好好把握,教育其实是非常简单的。把孩子教的有能力、有品德、有智慧是很容易的,因为上天生养人类时,就是很纯净的,潜力是无穷的,只要稍加引导,不要成为障碍,其实就是很好的教养。所以中国古人——包括胡适,他们所接受的语文教育与文化教养是最合乎人类发展的轨迹,由现代心理学来看,完全合乎最先进的心智科学与脑神经科学研究。一个人在13岁前是内部成长的时期,也是奠定基础的时间,包括脑神经,脑细胞的生长,每天都快速地成长着,成为他一辈子智慧的基础。13岁之后脑细胞的发展速度即减缓,甚至不再成长,20岁右脑细胞就开始衰竭。所以在13岁前如果脑细胞有经过锻炼,那么细胞生存会较久,不会出现“老人痴呆症”。那如何使孩子脑神经可以成长的好,是目前所有教育家最关心的事,也就是13岁之前,我们能够给孩子怎样的教育呢?
首先培养听觉与视觉,同时给予美感教育。以现在教育而言,指的就是音乐教育。如果问大学生有没有学过音乐?大部份的人都会回答没有,其实在国小三年级时我们就有音乐课,也就是唱游课,那为什么会说没有呢?因为他们知道问的不是有没有上过音乐课,而是有没有增加这方面的能力。换句话说,学校的这些教育似乎都浪费了,因为大部份的人都是无所得的。难道是音乐、美术很难教或很难学吗?如果一个人长大只能看漫画书,就代表他没读过书,一个人长大了却只听流行音乐,可见他没学过音乐,一个人在面对名画时却不感动,就代表他没有学过美术,而我们的教育——学校和家庭却是造成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学习成果浪费,该如何做呢?先要知道一个人的脑细胞、听觉与心灵能力是怎么发展成的。人的听觉神经在胎儿三到六个月时就已经开始形成了,但怎样让他的听觉更敏锐呢?婴儿在0岁到3岁是听觉神经最快速成长的时期,如何刺激他的成长呢?第一就是自然因素。让他自然成长,但并非任由他自生自灭,而是要让他成长的更好。婴儿听觉能力很强,一个声音或声波的振动都可以刺激他的听觉神经,不同的波动他的听觉神经也会因应产生不同能力来面对。让他听打击乐,听交响乐,听丰富旋律的调子,听不同的音乐与乐器,不管多复杂一般人听不出,但婴儿却可以分的很清楚,每天成长都不一样,半年或一年后,他的头脑成长会与众不同,可以达到一般人5倍、10倍甚至100倍以上,0岁到3岁决定耳朵锐不锐利。
现在大部分父母亲都会依照着自己的教育观念来教育小孩,这种观念那里来呢?从他们的老师、长辈得来的。怎样的教育观念呢?“不需要让这么小的孩子听交响曲、听世界名歌,让他听些铿铿锵锵、叮叮当当的声音,唱唱儿歌就行了。”这样三年过去,他的耳朵也障碍了百分之六十到八十,这个人一生也就很难成为一个有优雅性情,有敏锐音感能力的人了。有了这样的观念,让孩子听古典音乐,每天至少一、二小时。甚至整天,当家里每天有优美音乐,不久这个孩子自然形成音乐素养,也养成他听觉的敏锐度,不只能够听音乐也可以听许多更细微的声音。耳朵好是智慧的代表,要开发孩子智慧最容易的方法,就是用丰富的声音、优美的旋律,让他在0-3岁之间培养他一生的优雅性情。中国古人很早前就发现音乐的教育功能,所以孝经说:要移风易俗就要音乐才行。我们倡导“心灵改革”,想要全国风气变化,那就需要音乐,因为音乐是感动人心的重要管道。音乐是一种陶冶、一种教养,从它可以领悟许多教育原理,我们的教育观念常是错误的,不能认为孩子听不懂就不让他听,如果孩子已经超过3岁,那3-6岁——幼儿园阶段还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的机会,所以幼儿园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。幼儿园的下课时间就可以让他听优美的音乐,对他的脑神经有重大的影响,他的心灵是无穷的、开放的,优美的音乐可以影响他,孩子比我们聪明一百倍以上,而我们却不知道,我们用大人的眼光限制孩子的生长,扼杀了他的教育。国家想要怎样的青年,就用怎样的音乐教导他!但现在我们的国家用什么来教导我们的青少年呢?没有,而只是任由他发展,一个人是容易堕落的,我们不培养他,他就往下堕落。不让他堕落要用什么方式?用优雅的人类文化传统就行了,这是很简单的。如果你的孩子超过六岁,六岁到十三岁是最后百分之十的机会,13岁之后,基础没有完成,这一辈子再怎么奋斗都是有限制的。
美术也是一样,要让一个人一眼就可以掌握这个环境的一切,能够一下子让他的生命吸收到外在多少能量,这是一种“生”的奥秘;你本以为看到了风景,其实却也看到一幅画。这是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。视觉的吸收是人一辈子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。那什么时候培养眼睛的能力呢?零岁到三岁占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八十,三岁到六岁则剩下百分之十到二十,最后是六岁到十三岁,十三岁之后你的眼睛能力就定型了。那该如何培养呢?不要让他看一些卡通画或漫画,要他看什么呢?看丰富的世界名画,西洋的、中国的、写实的、抽象的或立体的、野兽派的,只要合乎人类美感的都可以。人类中西文化几万年所流传下是几十幅几百幅的作品,在三岁之前让他浏览两遍,就会永远烙印在他的心灵中。就像一首歌曲让他听过三遍,这一辈子就忘不了。孩子的吸收能力像海绵一样,但超过三岁他的能力就减低一半,超过六岁再减低一半,超过十三岁就永远不会再成长。家长也许认为小孩子懂什么?让他看也看不懂,但孩子不必懂,他会将它们印在他的生命当中,作为一辈子性情涵养的基础。要培养一个有能力的孩子就这么简单。
而“读经教育”是一种语文教育,语文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,我们吸收知识,处理问题,甚至于治国平天下,大部分的沟通工具是语文,吸收文化智慧也要有语文程度,语文是文化的结晶,语文也能训练思考、提升智慧,乃至于使你能够发达,流传下你的创作。一个语文能力不好的人,性情发展是不健全的,语文能力好,学习能力较快,表达能力也较强,思考力较有条理,如果说话都不清楚,那头脑也不见得是清楚的。
一个孩子的语文能力是天生的,上天让我们具备天生的语文能力,如果没有培养它,就只是一个能达到够你生活用,活着可以用的工具罢了,但如果能够去培养它,我们就能更进一步吸收人类文化结晶,使生命成长的更快,在我们十年生命中,就可以读进人类三千年、五千年的智慧。所以要开拓一个人生命内涵,提升一个人智慧的水准,把你的思想清楚表达,能够感动人或乃至于能流传后世,都必须要有好的语文能力。那如何培养呢?可以顺着人类语文能力的自然发展来引导。人类的语文能力是怎样发展的呢?人类学语文是很奇妙的事,没有动物是像人类有这么丰富的语言。学会说话是很困难的一件事,到现在为止,计算机也还不能讲话,或是无法像人类自由自在地说,一个孩子什么时候才将人类语文学好呢?如果是母语,他三岁就可以学好了。根据语言学家研究,人类学语言最快的时机也是从零岁到三岁,称为语言的天赋。人类有语言的天赋,零岁到三岁是百分之百,过了三岁只剩下百分之五十,六岁到十三岁是人类学语言最后的时机,跟视觉和听觉都一样。能够在十三岁前让他学语文是很重要的。首先培养阅读与表达能力。如果可以,让他学多种的语言,在十三岁之前是最容易的。所以胡适学会读文言文是十三岁之前就学了,看来是非常容易的,但现在我们为什么不会读文言文呢?因为现在我们的教育是十三岁后才读文言文,这根本代表着不需学文言文了,因为十三岁后根本就学不好了,要费很大的功夫才学到一点点,学完后如果你不继续努力,可能马上就忘了,而胡适在十三岁之前学的,一辈子受用不尽。
孩子到3岁必须学讲话,家是一个语言系统,如果家里说的是国语,孩子运用最好的语言也会是国语,过了3岁后再学习说话,会有点来不及。如果家里有二种以上的语言,小孩在3岁以后也会说二种以上的语言。就语言学家的观察,一个人一生可以学会六至七种语言系统,每学会一种语言系统,我们的脑神经会生长地更好,这跟听古典音乐,欣赏名画是一样的道理。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可以在无形中比别人聪明5至10倍,那就让孩子学习1至2种不同的语言系统,也不需要特别教他们,只要是家里的语言,他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,因为这是生活的学习。只要将他放在人说话的空间中,自然就会学习,放在不同国家人讲话的地方,学会的语言也将是不同的。十三岁之后已经丧失语言学习的天赋了,必须用人为方式去学习,会比较痛苦,学不到我们生命的深处,若真的想学好,花十年的功夫是必须的。十三岁之前学的语言通通都可以成为反射反应,十三岁之后就只能思考反应。中国的文言文其实比外文简单的多,古代任何一个读书人只要读两年到三年,一辈子就能够读文言文,读经史子籍。如果你不会读文言文,虽然号称是中国人,但对中国三千年的智慧则是一无所知啊。胡适只读三年,一辈子就能够读,为什么我们读了这么多,到最后却一无所有呢?这是教育的方法错误,因为教育家认为懂才能够教,其实有些科目是这样没错,像数学物理都是。但我们的教育却是通通不懂都要教,不懂也要胡里胡涂地会算,这种科学教育是失败的。
先进国家的科学教育是照人类懂了才教的过程发展的,只有东方几个国家,包括台湾跟大陆都是不懂就在教,我们学的也非常痛苦,最多只能当工具,自己并没有思考能力。如果要让小孩不受教育的苦,就不能胡里胡涂的学,这是国家对国民的一种压迫。孩子在国小数学不好,自然科不好,这是正常的,如果是国中生来学,自然就会了!我们国小五六年级的数学是美国国三与高一的教材,他们的心理学家研究出人类到13、14岁时才能学会四舍五入与约分,而我们国小3、4年级就学,只会按照公式计算,并没有训练头脑,只训练演算技巧,所以我国科学会失败,因为都只是培养技巧性训练而已。所以要让一个孩子轻松勇敢地思考自己遇到的问题,数学教育是很重要的,让他试着思考,算出结果来,每个人都可以养成思考能力。到高中的学习才算真正培养数学能力。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家长,不要让孩子去受数学、化学、物理的摧残,人生有许多科目不懂也可以学、可以教,不能只是死背公式,这样就本末倒置了。
胡适在13岁前,懂得所谓治国齐家平天下,读完这些也知道怎样创作文学作品,读完李白杜甫,也了解如何作诗。13岁前,把一辈子要做诗的能力都已培养好,13岁后人生开始发挥。而如今到13岁却还读简单的文言文,13岁前学到的就这些?其实这都是人类天生的天赋,但现在为什么还没有学到呢?很简单的道理,我们都觉得应该懂了后再教,其实不懂也可以教,胡适四岁懂得什么是诗吗?,五六岁懂得什么是四书五经吗?但他是这样学起的,后来也是很成功。一个婴儿听父母亲说话,他不懂,但他通通听进去,听了三年就懂了。到了六岁懂的也就这么多,六岁时讲话语无伦次,到了十三岁就不会语无伦次。有人说3岁时并没用那么多话呀,不需要跟他说我们所有的话,他只要乖乖吃饭、睡觉就行了,如果这样下去,那人长大就无用了。
语文能力在13岁前要学成,任何语文首先都得学自己民族祖先的语文,任何一个民族都是这样,所以中国人当然也要学中国话,要充实自己的生命,接下来学习所有人类文化智慧时,则可以学习其它民族的语文。现在整个世界已经融为一体,西方也兴起一股中国热,中国许多东西都很宝贵,其实任何民族,只要有文化传统,必有可观之处,必有可贵的地方,而这是我们充实自己最重要的材料。今天我是一个中国人,我就用中国的智慧充实自己,等具备了高度的智慧,那就更能够吸收西方的文化。然现在中国人自己却没有一点自己的东西,留学国外只能做人家的奴才,学到西方什么呢?例如现在的哈日风,许多青少年学习日本,日本也有好文化——“精致文化”,但我们却一点也不学它的好文化,只学习人家的初等文化,学得非常透彻。为什么呢?因为我们的青少年没有文化教养,不知道学习好的,专门学坏的。假如一个民族没有教导国民,让他有生命的内涵,那么在世界上也学不到高度的智慧。就像印第安人很难学习白人的好东西,菲律宾受美国统治那么久,也没有学到美国的好,为什么呢?因为没有教养,没有文化传统啊。作为一个中国的子孙,本来是很有福气的,中国人有宝贵的智慧,我们应如何吸收?要能够读经史子籍,才有资格吸收。让孩子读经史子籍,吸收了智慧,留学到国外,可以一眼看出西洋人的优点在那里,可以跟西洋人平起平坐,也可以贡献国家,这才是一个民族应尽之责。
但我们国家并没有从这方面教育,孩子的生命如此纯净,他们的生命充满着无穷潜力,但眼看就要被我们障碍掉,十年后也跟现在的青少年一样,给孩子带来一辈子的遗憾,于心何忍呢?我们也可以为社会培养好国民,其实非常简单,而且也会带来很大的乐趣,也可以享受到人生幸福。孩子的吸收能力很好,但我们不要压迫孩子,可以让他非常轻松自在愉快地长大,怎么做到这一点?在教育上有两方面---即教材与教法。教材选的有意义、有内容,教法也刚好适应他的心理,他自然就能学,而教材的对、教法的正确,让他不仅现在学的好,也可以开发一个人的智慧潜能,学习能力也跟着增强,其它的功课也不用费心。现代的孩子很忙很累,需要学很多东西,怎样让他不累呢?不是让他只是玩,一样可以让他学很多东西,也学的很轻松愉快,因为我们开发了他的潜能。
我们的教育,用什么当教材呢?现在很流行儿童读经,我们用读经做教材,何谓“经”?指的即是人类最有价值的书。这种书读一句就是一辈子,这种书只要读一本两本,其它的书几乎不需读了,懂了这些书的内容,其它书一看就了解。现在的国小教育,事实上并不成功,让我们学白话文学了六年,乃至于在国中高中再学六年,十二年的白话文,但青少年的白话文还是没学好,文言文就不用说了。我们可以不要浪费儿童时间,让他学一句,就终身受用不尽,只要读一、二本,他将来什么书都会读。一个会读文言文、经史子籍的人,却说读不懂白话文是不可能的。白话文是不用学的,胡适一生没有学过白话文,但他却是白话文的导师,徐志摩、朱自清没有学过白话文,但他会作诗、作词,想做白话文时,白话文就马上做出来。只要会讲话,就会写白话文,所以何必学呢?会文言文的,白话文程度当然也会高。
学语文是胡里胡涂的学,人类就是靠这样子学,就能够具备这么大的能力,但是科学不能胡里胡涂地学,但语文是可以的,读一句不懂,读两句不懂,三句不懂、五句不懂,读一本还不懂吗?读了一本,少说也懂一些,懂多少呢?不需要在意。这些真义是一辈子要懂得的,经过十年、二十年就懂更多。依照读经班实验的结果,读经开发智慧,语文能力增进,任何读经的孩子,国语能力与别人是不同的。语文能力增进,便可以阅读课外书,提早阅读,就能提早养成读书习惯,养成读书习惯的孩子,可以让家长高枕无忧。现在的青少年为什么让家长担心呢?就是不考试就不读书,有时甚至要考试,也不读书,所以会担心。
如果要让一个人喜欢读书,要从什么时候开始呢?从幼儿园就要让孩子学习爱看书。教孩子读经,二、三个月内就可以看到他语文能力的增进,代表思考能力也成长,将来他学数学、学音乐都会较快。家里如果有过动儿,让他读经,就不过动了,也不需要吃药。智能不足的孩子,十三岁前让他读经,也可以开发他的头脑,因为脑神经正在发展,读经正好刺激了它的成长。读经是复杂的头脑运作,听觉、视觉、语文的应用。语文是非常复杂的教育,连上帝都算不出有多复杂,只要发一个声音,就如此复杂。这么复杂的东西,要一个机器去发一个像人类的声音,现代的计算机仍旧也发不清楚,但一个孩子,能够发多少音呢?只要听到的是正确的,他都可以学习发正确的音,听到正确的英文,他也会说正确的英文。3岁时还口齿不清,也不需要烦恼,当改正口齿不清后,一辈子的英文都是正确的,因为耳朵在发展,嘴巴也在发展,所以语文教育是简单的,不需花费任何金钱,但也是最复杂的教育。
读经促进儿童头脑成长,不需多花钱都可以做到,也奠定孩子一辈子语文、文化与品德教养的基础,将来也可以做一个文质彬彬的人。“经”是最浓缩的人类智慧,中国人学会《论语》与《老子》,也学会一辈子的学问,所以不能只读三字经,只读唐诗,因为这些是娱乐性的,不能做人生主题,如果将之作为主题,则会阻碍孩子发展。“教育投资的回报”,投资一样的时间,能回报多少,要看我们如何帮他们选择教材。小孩子的喜欢跟大人不一样,大人因为懂才喜欢,孩子只要有人带,他就喜欢,喜欢就会熟悉,孩子熟到会背诵,就会更喜欢。读经教学是一门学问,白话文不需学习,在幼儿园受三年读经教育,孩子就会有中文系、甚至中文研究所的底子,用这样的方法学习,受益是非常大的!所以建议在孩子一至二岁甚至怀孕时,父母亲也可以利用读经先做教育。五至八岁以一天一百个字进展为标准,到国小一年级以上,每天念一百遍就终生不忘,有些聪明的孩子,读十遍也就背起来,只要训练就会有成绩。
孩子头脑能力有多高?至今不能用计算机算出,如果有几万字在头脑里,一辈子将受用不尽,一天一百个字,如果能够更多,发展当然更好。一部老子七天就背完,论语也只要十五天,大学中庸只要一个礼拜,持续这样的速度,三年至五年光景,终究成为大师级之人物。想要孩子超人一等,一辈子步向坦途,成就大人才,为社会国家治国平天下,就必须费点心。现在有人渐渐放弃学校教育,不想被学校障碍,尤其是幼儿园教育。从幼儿园开始就让孩子接受读经教育,每天读七、八种经典,只要一个学期,学生的进步就会让家长非常惊讶,在幼儿园阶段可以看完两千本书,小学、中学教育似乎已经不需要了。教育是这么简单,只要让孩子学会背书,再用手指指着让他认字,久而久之就会认懂所有的字。让孩子读书,不用关心他懂不懂,一个月最少看100本书,书从哪里来?跟邻居、亲戚、朋友交换,一本书可以看三遍,看3本书5次,也就看了15本书,让他喜欢看书,让孩子说故事给你听,称赞他,鼓励他看书,孩子不是懂的年龄,不是组织表现的年龄,是吸收的年龄。孩子就像养蚕宝宝,先让它吃桑叶,不管是否吐丝,到最后它就会吐丝。如果养蚕,期待它吃口桑叶,就吐一口丝,那蚕宝宝可能会死掉。
让他读经认字,有时间有能力陪伴他几个月或一年,将来可以节省一辈子的烦恼。没有时间,那就让他听听录音带,听到会背,再用手指字让他认字,不需花很多的时间,孩子能够用心多久就算多久,也不需要紧张,天天教他,让他天天吸收。教材很多-论语、孟子、老子、唐诗、宋词等经书,古典音乐欣赏,甚至读英文、读圣经。记忆是人类的天性,尤其是儿童,让他有记忆,他会很开心,13岁之前不要强迫他们思考,只要期待他有高度的语文能力与理解能力。美国心理学家统计,从小听古典音乐的孩子,将来数理能力也会好,因为古典音乐能开发孩子聪明的天分,要孩子聪明,就让他们学习读经,数理能力也会增加,为了下一代,这是身为家长必须要思考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