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南长清灵岩寺
新闻作者:admin 新闻时间:2015-08-27 20:14:55 阅读:次
灵岩寺位于济南市长清县万德境内的方山之阳,是一座始建于北魏并保存完好的佛教圣地。1977年灵岩寺千佛殿罗汉塑像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1982年灵岩寺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1987年12月,泰山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,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
灵岩寺历史悠久。前秦苻坚永兴中(357年)有“竺僧朗卜居于此,始建精舍数十区”(《灵岩志》)。《泰山志》载:“东晋京兆竺僧朗,事佛图澄,硕学渊通,初止琨瑞山降锡焉,往来于此说法,猛兽归伏,乱石点头。”故称“灵岩”。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(446年)灭佛时,寺院全部被毁。北魏正光元年(520年),法定禅师又重建寺院,先在方山之阴建了一座神宝寺(在小寺里村,仅存遗址),后又迁至方山之阳,甘露泉西面,始名灵岩寺。因此,法定被誉为“开山第一祖”(《灵岩志》)。到了唐代贞观时(627—649年)高僧慧崇又迁寺建于甘露泉西南山麓。宋景佑年间(1034—1038年)琼环长老(法号重净)更拓广之,重建五花殿,嘉佑中(1061年)重修千佛殿,扩大了寺院,殿阁厢庑,宏伟壮观。明宪宗成化四年,改敕赐崇善禅寺,到明世宗嘉靖间仍沿用灵岩寺至今。《齐州景德灵岩寺记》述其盛况:殿阁廊庑、厨库僧房,间总五百四十,其所辖范围,则南北十里,东西二十里。又记云:四方千里,居民老幼,匍匐而来,散财施宝,惟恐不及。如此笃诚昌盛的佛事,一直延续至清。康熙以后,仍有殿阁36处,亭台18座。唐高宗和武则天慕其名,曾在前往泰山封禅的途中驻跸该寺,留下了“发灵岩,至泰山下”的记载。唐代李吉甫在《十道图》中,将其与南京栖霞寺、浙江天台山国清寺、湖北江陵玉泉寺同称 “域内四绝”,而灵岩寺号称“四绝第一”。济南郡从事卞育也赞道:屈指数四绝,四绝中最幽。此景冠天下,不独奇东洲。明代学者王世贞有“灵岩寺为泰山背幽绝处,游泰山不游灵岩寺不成其游”之说。
宋代灵岩寺风光一时,该寺被宋真宗敕赐为“景德灵岩禅寺”,寺中的主持仁钦方丈被宋徽宗赐法号为“清照大师”。不仅如此,首创禅宗黄龙系的江西慧南高僧,还派弟子净如长期在灵岩寺宣扬禅宗黄龙系学说,从而使灵岩寺与杨歧系大师克勤主持的开封天宁寺并驾齐驱,成为北方禅宗的两个要地。金元之际,净如的弟子道洵继承师业,在此宣禅说法,留下了《示众广语》、《游方勘辩》、《颂古唱赞》等诸多作品。
明清时期,灵岩寺几经修茸,宗教活动频繁。清乾隆皇帝在南下巡视江南对,曾八次驻跸灵岩寺。并派人在附近修建了舒适华丽的行宫,留下了上百首的题咏诗歌。
由于灵岩寺盛名已久,建筑恢宏,景色诱人,一大批文人名土先后慕名而来,并留下了大量游记、诗词和题词.进一步提高了灵岩寺的知名度和文化内涵。如今这些碑刻题记都散存在各殿阁当中,共有420余件,其中包括唐代李邕撰写的《灵岩寺碑颂并序》,北宋蔡卞的《周通经》碑及苏轼、苏辙等诗词题咏刻石以及金元明清各朝的铭记题刻,具有非凡的艺术价值和考古价值。
灵岩寺原来东至棋子岭,南至明孔山,西至鸡鸣山,北至神宝寺。东西为二十里,南北为十里。现存寺区由殿阁、佛塔、墓塔林和山上证明功德龛等组成。建筑布局为坐北面南,依山而建,沿山门内中轴线,依次为天王殿,钟鼓楼、大雄殿、五花殿、千佛殿、御书阁等。现存殿宇,多为明清形制,但保留了不少宋代构件,如千佛殿、大雄殿、天王殿的部分石柱、柱础,五花殿残留的高大基石和精美石雕等。
千佛殿,是该寺的主体建筑,是现今寺内保存最好、规模最大的建筑。唐初高僧慧崇移建,宋代拓修,明代重修。现存殿宇建于明代,殿内梁间有“时大明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九月初八日德府重修”墨书题记。殿内正中供奉着三尊巨大佛像,中为毗卢遮那佛,东侧为卢舍那佛,西侧为阿弥陀佛,中为宋代木刻,余为明代铜铸。殿内东西及后壁环列40尊泥塑罗汉,这些罗汉坐高1.23米,以彩色颜料涂饰,塑造技法精湛,线条流畅,身体比例相称,动态变化各有特征。塑像以现实人物为基础,摆脱了一般佛教造像的固定程式,或眉目慈善,或威严雄武,或庄重恬静,或表情风趣,神态逼真,表情生动,各有个性,都带有一种超脱而娴静、淡泊却睿智的神韵,是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艺术珍品之一。不仅许多美术专着给予高度评价,近代着名学者梁启超游览至此,亲笔题词为“海内第一名塑”,大画家刘海粟更称其为“天下第一”,两题词石刻均列殿前。
千佛殿西侧为辟支塔,现塔为宋代砖砌佛塔,始建于唐天宝年间,宋代重建,楼阁式,八角九层,通高54米,为济南地区最高的佛塔。塔身为磨砖细砌,基座石筑八角,第一层至三层为重檐,余皆单檐。塔内底层有塔心柱,塔顶置铁制塔刹,由复钵、相轮、圆光、仰月、宝珠组成。
辟支塔西边是墓塔林,是唐代以来灵岩寺历代主持僧的墓地。现存墓塔167座,墓碑81块。塔皆石塔,高低不一,形制多样,主要有方形、钟形、鼓形、经幢式、亭阁式等,各具特色,造型美观。年代最早的是建于唐代天宝年间的慧崇塔,为重檐单层亭阁式方塔,高5.30米,面积为3.74平方米。塔身南面辟真门,东西两面雕凿半掩假门,上雕狮头、飞天、武士等图案。塔心室呈方形,长宽各2.30米,斜收作覆斗形。室内砌有台座,原置慧崇像,已圮。塔檐成叠涩挑出,上下檐之间塔身作束腰。塔顶置露盘、仰莲、宝珠,构成塔刹,整个塔形古朴浑厚。塔林中,有一座《息庵禅师道行碑》,该碑的碑记是日本僧人邵元撰写的,形象地展示了古代中日文化的交流。郭沫若有“息庵碑是邵元文,求法来唐不让仁”诗句咏此碑。
积翠证明龛在方山之颠,是唐代利用自然石壁开凿而成,亦名积翠证明龛、方山证盟殿,俗称红门。平面呈椭圆形,正中雕释迦坐像,通高5米。高肉髻,面庞微圆,表情自然,体态丰满,身着袈裟,结跏趺坐。东西两侧有弟子菩萨两尊(原为四尊),均为高浮雕。佛座刻唐大中八年(854年)《修方山证明功德记》,龛内还有唐宋题记。
千佛殿东北为御书阁,阁壁上下嵌有无数历代石刻,尤以宋蔡卞所书“圆通经”,蔡安持灵岩题咏墨迹石刻为佳。千佛殿前为五花殿,又名五花阁。当年是全寺最华丽的建筑,阁用石筑,可惜清末毁于大火,现仅存门前八棱石柱及复莲柱础。五花殿前为大雄宝殿,亦称献殿,殿建于宋,明清两代均曾重修,现存建筑为清代遗物,建筑十分精巧,现在是僧人主要的佛事活动场所。钟、鼓楼位于寺院山门内两侧,东为钟楼,西为鼓楼,钟楼内悬一口铜钟,鼓楼内置1984年复制之鼓。此外,有一山门(金刚殿);二山门(天王殿),内壁左右嵌有唐、宋、金、元、明、清石碑十七通,中立宋皇佑经幢一座,是研究灵岩寺历史沿革的重要资料。(参考:李德征、李劲军编着《济南》,旅游教育出版社,2002年;于中航、乔苏着《济南文物》,山东人民出版社,1986年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