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青州驼山石窟造像
新闻作者:admin
新闻时间:2015-08-20 23:49:21
阅读:次
驼山石窟造像属北周至隋唐时期的佛教造像。位于青州城西南5公里处的驼山东南侧(东经118°25’,北纬36°38’,海拔408米,面积5平方公里)。有大小石窟5座、摩崖造像群1处,另外还有小龛、葬窟各一处。共有石佛造像638尊,大的高过6米,小的不足30厘米。1977年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;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驼山是山东省石窟寺比较大的一处,也是胶东半岛上保存佛教艺术比较好的地方,为研究山东佛教的渊源及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。对于驼山石窟造像的情况,在嘉靖《青州府志》、《益都金石志》等文献中都有记载。而且,今人也多撰文论述,例如在阎文儒先生的《云门山与驼山》(《文物参考资料》1957年10期)、李裕群先生的《驼山石窟开凿年代与造像题材考》(《文物》1998年6期)、温玉成先生的《青州佛教造像考察记》等文章中,对驼山石窟造像进行了专门的研究,并对驼山石窟的艺术价值给予了极高的评价。第二窟石佛造像,是近几年佛教考古方面的新发现,它清晰地反映出石窟造像由南北朝向隋唐造像艺术的演变过程,集中表现了北周时期北方石佛造像的艺术特点,为研究石窟造像艺术由南北朝向隋唐过渡提供了实质性的理论依据。第三窟左右壁的千佛像和主尊造像,准确地代表着唐代石窟佛造像的艺术风格。同时,驼山造像题记也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。比如,第一窟中青州刺史尹思贞长安二年(702年)的造像题记就可以纠正史书之误。《旧唐书》与《新唐书》都称,尹思贞在神龙初“为青州刺史”,“神龙”为唐中宗年号;而按照题记,尹思贞早在长安二年(702)就已为青州刺史,“长安”为武则天年号,由此可知,《旧唐书》与《新唐书》的记载有误。
驼山与云门山隔山相对,山形似驼,故名“驼山”。在驼山主峰东南面的悬崖上,排列着五大石窟,文物工作者按自北向南的顺序依次称之为第一窟、第二窟、第三窟、第四窟与第五窟。第一窟与第四窟属于唐,第二、三、五窟属于北周。第一窟为方形平顶中型窟,宽2.43公尺,深2.40公尺,高2.00公尺。窟内刻有大小佛像41个,兽6个,飞天7个,其中主体造像为一佛、二菩萨、二罗汉、二力士,正面一个大佛与两侧7个小佛较完整,而力士缺头,其余皆残。开凿时间为唐代,窟中共有三处题记,但以青州刺史尹思贞长安二年(702)的造像题记最有价值,题记为:“谨施净财于驼山寺敬造石佛像”。第二窟为方形平顶中型窟,宽2.8公尺,深3.3公尺,高3.28公尺。窟内大小佛93个,力士2个;窟外大小佛18个。窟除10个佛缺头外,其余基本完整;窟外小佛风化严重。第五窟为方形平顶三面有坛基的小型窟,宽1.53公尺,深1.5公尺,高1.25公尺,共有大小佛23个,全部残缺。第三窟是驼山佛教石窟中最早最大的一个石窟,宽5.4公尺,深6.5公尺,高7.5公尺。窟内大小佛328个,窟外大小佛16个。窟内大佛较完整,小佛13个缺头,窟外风化严重。正面为西方三圣像,中间一位为阿弥陀佛,高6.5米,法相丰满,鼻挺眉弯,腴中蕴秀。两旁侧立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,高均为3.94米。中间阿弥陀佛座下部刻有“大像主青州总管柱国平桑公”题记,据《隋书·韦世康传》:世康从父弟韦操,仕周,“以平尉迟迥功,进位柱国,封平桑郡公,历青、荆二州总管。”可知造像人即韦操,开凿时间应在北周后期。第四窟为方形平顶三面有坛基的小型窟,宽2.0公尺,深2.3公尺,高2.2公尺。共有大小佛90个,力士两个,主佛5个缺头,其余残缺不全。其中菩萨造像头部已残,胸前有兽头环饰,腰部稍有曲线,具有初唐风格。第四窟北面是摩崖造像群,共有大小佛15个,但严重风化。另外,有一长方形小窟,宽0.8公尺,深0.4公尺,高0.6公尺,有大小佛像3个,严重风化。又有一个宽1.9公尺、深1.2公尺、高0.9公尺的葬窟,窟内没有造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