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炁真元化阴阳 解读《红楼梦》中修道人
新闻作者:admin 新闻时间:2018-02-04 21:52:17 阅读:次
鲁迅先生说,一部《红楼梦》,经学家看见《易》,道学家看见淫,才子看见缠绵,革命家看见排满,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。西学有言,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。在中国,不同的人读《红楼梦》,也会解读出不同的观点。若用道教(非道学家)的眼光去看,或许可以参悟出更深一层的人生玄妙。
《红楼梦》的故事由一块女娲补天遗留下来的顽石引起。开篇写到甄士隐在女儿走失、家产葬于一场火灾之后消极避世,最后悟了跛足道人的《好了歌》,遂跟随方外之人出世了。在整本书的结局处,贾宝玉考中乡魁之后也跟着一僧一道出家了,皇帝还赐给他一个“文妙真人”的道号。从这首尾呼应中,我们似乎也可以猜到一些作者试图要传达的意图。
说中不乏对道士形象的描写,比如为贾代善替身出家的清虚观张道士。书中写道,因荣国公驰骋沙场必然免不了杀戮,就选定张道士代为修行,于道观中整日诵经以消灾解厄,其因此特殊功行而受到贾家的尊敬,连宝玉也称他“张爷爷“。还有一个自称“膏药灵验,一贴病除“的王一贴,胡诌一个”妒妇方“,实际上卖的丸药只为私利,于人无害就是。而在曹雪芹笔下,最令人唏嘘的道士则是妙玉,那一句“欲洁何曾洁,云空未必空”的点评,竟成为人们想象中的最大留白。
其实,修道人终归不脱离人的本质,也会受到尘欲的牵扰。在修行上,重要的不是我们将要面对什么样的考验,而是在面对一次次的磨难时,是否还能保守住初心。
守住内在的真阳不动,外界的缘起缘灭都只不过是一场虚空。在道家学说中认为,世间万事万物的本质不离阴阳二字。阴尽阳升,阳灭阴起,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。对修道人来讲,修道的过程便是借助一些方术和功法,通过调节自身阴阳来实现益寿延年,最后达到“执阴阳之柄”的大枢机。《红楼梦》中亦不乏对道家阴阳思想的阐述,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史湘云对于“阴阳“二字的解读:
在第三十一回文中,湘云带翠缕到怡红院来找袭人。在路上谈笑中,史湘云对翠缕说:“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,或正或邪,或奇或怪,千变万化,都是阴阳顺逆。”翠缕听了问:“这么说起来,从古至今,开天辟地,都是些阴阳了?”湘云笑道:“糊涂东西,越说越放屁。什么‘都是些阴阳’,难道还有两个阴阳不成!‘阴’‘阳’两个字还只是一字,阳尽了就成阴,阴尽了就成阳,不是阴尽了又有个阳生出来,阳尽了又有个阴生出来。”翠缕还听不懂,说道:“这糊涂死我了!什么是个阴阳,没影没形的。我只问姑娘,这阴阳是怎么个样儿?”湘云道:“阴阳又有什么样儿?不过是个气,器物赋了成形。比如天是阳,地就是阴;水是阴,火就是阳;日是阳,月就是阴。”翠缕听了,总算明白了,高兴地笑道:“是了,是了,我今儿可明白了。怪道人都管着日头叫‘太阳’呢,算命的管着月亮叫‘太阴星’,就是这个道理了。”湘云笑道:“阿弥陀佛!刚刚的明白了。”翠缕道:“这些大东西有阴阳也罢了,难道那些蚊子、跳蚤、蠓虫、花儿、草儿、瓦片儿、砖头儿也有阴阳不成?”湘云道:“怎么有没有阴阳的呢?比如那一个树叶儿还分阴阳呢,那边向上朝阳的便是阳,这边背阴覆下的便是阴。”
史湘云这一段对阴阳学说的论述相当精彩,并且真正触及到了道家学说的本质。人生一世,无非求个平安长寿。一生功过,莫不是由着后人去说。能够做到无怨无悔,便是把握住了自身的阴阳之炁。以正气存身,又何惧命运的无情呢!从这个层面看,《红楼梦》中出现了这些修道人,恰恰正是对凡间人物的反射,可叹的是又有几人能够看到究竟呢!
(道教之音原创 转载注明出处)